YE CHANG NEWS
当前位置:兰州KTV招聘网 > 兰州热点资讯 > 兰州学习/知识 >  论曰周有天下八百余年后代衰微而诸侯纵横矣至末孙王赧降为庶人犹

论曰周有天下八百余年后代衰微而诸侯纵横矣至末孙王赧降为庶人犹

2022-11-26 17:38:32 发布 浏览 441 次

论曰:周有天下八百余年,后代衰微,而诸侯纵横矣。至末孙王赧降为庶人,犹能枝叶相持,名为天下共主。当是时也,楚人问鼎,晋侯请隧,虽欲阚周室,而见厄诸姬。夫岂无奸雄,赖诸侯以维持之也。故语曰:“百足之虫,至死不僵。持之者众。”此之谓乎。及嬴氏擅场,惩周之失,废五等,立郡县;君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功臣效勤,而干城无茅土,孤制天下,独擅其利,身死之日,海内分崩。陈胜偏袒唱于前,刘季提剑兴于后,虎啸龙睇,遂亡秦族。夫齐陈诸杰,布衣也,无吴楚之势,立锥之地,然而驱白徒之众,得与天子争衡者,百姓思乱,无诸侯勤王可惮也。故曰:“夫乱政虐刑,所以资英雄而自速祸也。”此之谓矣。夫伐深根者难为功,摧枯朽者易为力。今五等,深根者也;郡县,枯朽者也。故自秦以下,迄于周隋,失神器者非侵弱,得天下者非持久,国势然也。呜呼!郡县而理,则生布衣之心;五等御代,则有纵横之祸。故知法也者,皆有弊焉。非谓侯伯无可乱之符,郡县非致理之具,但经始图其多福,虑终取其少祸,故贵于五等耳。圣人知其如此,是以兢兢业业。日慎一日,修德以镇之,择贤而使之。德修贤择,黎元乐业,虽有汤武之圣,不能兴矣。况于布衣之细,而敢偏袒大呼哉?不可不察。

作者总结议论说:周朝统治天下有八百多年之久,后代衰微,诸侯合纵连横,战乱不断。到周赧王被贬为庶人周朝灭亡。虽然东周时期王室衰微,但王室枝叶、各国诸侯仍能够扶持周王室,周王在名义上贵为天子。当时,楚、晋都想自称天子,虽几次想颠覆周朝,但都被姬姓诸侯所拯救。难道天下没有奸雄吗?主要是依赖诸侯维持罢了。有句俗话:“百足之虫,虽死但身体不僵,是因为扶持它的东西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秦国统一后,为了不再重蹈周朝灭亡的覆辙,废除了五等封爵制度,设立郡县,最后拥有了天下,但秦独占其利,视子弟如百姓,功臣得不到寸土。秦始皇独掌大权,一人治理天下。他死后天下大乱。陈胜首先起事,刘邦、项羽紧随其后,虎啸龙吟,很快就推翻了秦朝。秦末豪杰多平民出身,没有像吴、楚两国诸侯那样强大的势力,就连立锥之地都没有,但他们能率天下平民揭竿而起,与天子争夺天下,就是因为民心思乱所致,而又不必担心诸侯救助皇室。所以说:“严刑酷法是导致国家灭亡、英雄四起的祸根。”讲的也正是这个道理。砍伐根深叶茂的树木很难,但摧折一段朽木却很容易。五等封爵好比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而郡县制就是一段朽木。所以自秦朝以来,直到隋朝,失掉国家政权的,并不是由于逐渐衰弱造成的;得天下的不一定能持久,这是国家统治形势所决定的。啊!郡县制导致平民萌生篡逆之心,五等封爵会产生合纵连横的祸乱。两者都有弊端,并非分封制就无动乱,郡县制就不是治理天下的最好方法。但从多福和少祸的角度考虑,郡县制要比分封制强。明君知道这个道理后,便兢兢业业,日慎一日,修德律己,择贤而用,推行德政,任用贤才,百姓安居乐业。就算是商汤、周武王那样的明君聚众起来也不会成功,更何况是普通百姓呢,谁又敢揭竿造反呢?这个问题不得不认真考虑呀。

只要为政者能够做到修身律己,勤恳敬业,选贤任能,推行德政,让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就会兴旺发达。“德政”在当今社会应赋予新的内容:清正廉洁,秉公执法,从大局着眼,充分发扬民主之风,全心全意服务于民。

论曰:臣闻昔汉氏不纲,网漏凶狡。袁本初虎视河朔,刘景升鹊起荆州,马超、韩遂雄踞于关西,吕布、陈宫窃命于东夏。辽河、海岱,王公十数皆阻兵百万,铁骑千群,合纵缔交,为一时之杰也。

本篇论述了三国时代的历史。这段历史留下了不少动人的故事,比如桃园结义、三顾茅庐等。三国的形势错综复杂,在政治、军事、外交方面都存在着尖锐而激烈的斗争,其中权谋自是变化多端、惊心动魄。像其中的官渡、赤壁和夷陵等著名战役,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三国的历史以权谋与机变见长,政治上的智慧火花也是流光溢彩,重温这段历史,必会让我们受益匪浅。

三足鼎立 各显风采

论曰:臣闻昔汉氏不纲,网漏凶狡。袁本初虎视河朔,刘景升鹊起荆州,马超、韩遂雄踞于关西,吕布、陈宫窃命于东夏。辽河、海岱,王公十数皆阻兵百万,铁骑千群,合纵缔交,为一时之杰也。然曹操“挟天子令诸侯”,六七年间,夷灭者十八九,唯吴、蜀蕞尔国也,以地图按之,饶四州之土,不如中原之大都。人怯于公战,勇于私斗,轻走易北,不敌诸华之士。角长量大,比才称力,不若二袁刘吕之盛。此二雄以新造未集之国,资逆上不侔之势,然能抚剑顾眄,与曹氏争衡;跃马指麾,而利尽南海,何哉?则地利不同,势使之然耳。故《易》曰:“王侯设险以守其国。”古语曰:“一里之厚,而动千里之权者,地利也。”故曹丕临江,见波涛汹涌,叹曰:“此天所以限南北也!”刘资称南郑为“天狱”,斜谷道为“五百里石穴”,稽诸前志,皆畏其深阻矣。虽云天道顺,地利不如人和,若使中材守之,而延期挺命可也,岂区区艾、濬得奋其长策乎?由是观之,在此不在彼。于戏,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故“不尽知用兵之害,则不能知用兵之利”,有自来矣。是以采摭其要,而为此权耶。夫囊括五湖,席卷全蜀,庶知害中之利,以明魏家之略焉。

作者议论说:东汉末年朝纲失统,群雄逐鹿。袁绍虎视河、朔,刘表在荆州起兵,马超、韩遂雄踞关西,吕布、陈宫占据东夏。在辽西、渤海、山东一带,称王称公的有十几个,都是雄兵百万,铁骑千群,他们互相合纵缔交,都是一时的豪杰。曹操“挟天子令诸侯”,六七年间,诸侯被消灭了十之八九,只剩下吴、蜀两个小国了。从地图上看,这两个国家不过拥有四州之土,也没有中原的一个都城大。那里的人公战无勇,只会私下斗狠,在战斗中一败即溃,在许多方面不能与中原相比。在力量与才智上也不如袁绍、袁术、刘表、吕布强盛,但却能在不利的形势下存在下去,凭着初建的国家拒守西蜀和江南,与曹操抗衡,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地利不同,时运所致。所以《周易》中说:“王侯设险,以守其国。”古语说:“一里方圆的土地,却动用了夺取千里之地的权谋,这就是地利的作用。”所以曹丕临江面对汹涌的波涛而感叹地说:“这是上天设置的南北界线啊!”刘资称南郑为“天狱”、斜谷道为“五百里石穴”,查阅众多的史料,都有关于它的险要记载。虽说朝代更替顺应天时,但地利不如人和。如果吴、蜀有中等才能的人统治,就可避免过早地灭亡,怎能让小小的邓艾、王濬轻易成就灭吴、蜀的大功呢?所以说,胜负的关键在于人和,而不是地利。有智之士一定会全面考虑到这些利害关系。所以说:“不懂得用兵之害,也就不能知道用兵之利。”这句话很有道理。所以,我选取了三国权谋的精要,做了以下分析,目的是使后人从统一中原、覆灭蜀国的事件中明白用兵的利害关系,从而懂得曹魏的权谋。

作者在此篇之前加以论述,不仅阐明了自己对三国的各自看法,还在最后交代了写作目的:从曹魏统一三国的过程中明白用兵的利害关系。作者在论述中提到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可见,人和是成就事业最基本的条件,否则,就会一事无成,即使一时兴起,也好景不长。

汉室虽亡,但刘备三顾茅庐,有孔明辅助于危难之际,励精图治,才有了与魏、吴三足鼎立之势。可惜蜀汉终因后继无人,虽具备天时地利的条件,但缺少了最关键的人和,最终将江山葬送在不肖子刘禅手中。

成就大业 不失时机

天帝布政房心,致理参伐。参伐则益州分野。按《职方》则雍州之境,据《禹贡》则梁州之域,地方五千里,提封四十郡,实一都会也。故古称“天府之国”,沃野千里,其有以矣。

天帝布置政局,房心合该治理参伐。参伐的分野是益州。按照《职方》记载在雍州境内,根据《禹贡》记载于梁州境内,方圆五千里,境内有四十个郡县,可算得上一个诸侯国了。古代把益州称为“天府之国”,沃野千里,可见其历史很悠久了。

您可能感兴趣

首页
发布
会员